首页» 党建之窗» 新闻动态

水科院2022级博士生党支部开展“忆八秩荣光映初心 循红色足迹践使命”主题党日

发布时间:2025-06-25    作者:    浏览次数: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抗战精神,2025年6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2022级博士生党支部赴北京市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燕山余脉脚下,始建于1964年,1987年由开国上将张爱萍题写馆名。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馆特别推出"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主题展览,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影像和沉浸式体验,生动再现了冀东军民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了主题展馆。展区内,"冀东抗战燃烽火""人民战争建奇功""今日顺义更美好"三大板块系统展示了抗战历史。1943年抗日战争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冀东抗日根据地有了新的发展,地处冀东根据地西部边缘的焦庄户村建立了民主政权、民兵中队、妇救会等组织,这个歪坨山下的村庄一时间成了堡垒村。焦庄户是冀东盘山根据地的物资保障线,更是党组织和八路军连接晋察冀根据地和平北、平西根据地的交通线,八路军到焦庄户开辟根据地后,敌人时常来此“扫荡”和“清乡”。为了躲避搜捕,保护村民的安全,老村长马福带领村民开始挖建地道,并在实战中不断改造和扩展,最后形成了村村相连、户户相通、总长11.5公里的地下长城。泛黄的鸡毛信、斑驳的土地雷、字迹模糊的党员名册等200余件珍贵文物,配合多媒体互动展示,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随后,党员同志们进入地道核心区,体验830米石膏支护的地道,其中包括30米“原始地道”,平均高度仅1.49米,最低仅60厘米,弯腰前行才能体会当年地下战场的逼真环境 。地道内设置有单人掩体、碾盘射击孔、水罐、陷阱、翻板、民兵瞭望亭等设施,生动展现了“能走、能藏、能打、能防”的“四能地道”构造 。在讲解员的细致介绍下,党员同志们深刻感悟到焦庄户人民在马福等共产党员领导下,历时三年合力开建23里地道,发动150余次战役,成为“人民第一堡垒”的辉煌历史。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此次活动在重温红色记忆的同时深化了党员责任意识。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汲取革命精神滋养,坚定理想信念,将人民战争”“群众路线精神融入科研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水科学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