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队伍» 兼职教师

黄彩红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与新污染物

电话:15811228199

E-mail: huangch@craes.org.cn



个人履历

教育经历:

2002~2008哈尔滨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 博士

1995~2002东北农业大学 蔬菜学 学士、硕士

主要工作经历:

2020~至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博导

2012~202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1] 环境微生物

[2] 新污染物治理

[3] 环境健康


代表性研究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活性耐药微生物互作的猪粪堆肥抗性基因调控机制, 2026-2029,主持, 56万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城乡混合有机垃圾联合好氧发酵微生物代谢网络定向调控原理, 2020-2023,主持, 369万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畜禽粪便堆肥胞内外抗性基因环境行为与水平转移机制研究, 2022-2025,主持, 58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基于风险分级的油田废弃物资源化及绿色低碳修复机制, 2023-2027,课题负责人, 250万

[5]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南方农产品产地污染综合防治战略研究, 2016-2017,课题负责人, 75万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宏转录组的生物强化堆肥微生物胞外呼吸机理研究, 2016- 2018,主持, 24万

[7] 技术服务项目, 呼兰河流域黑土地地下水面源污染调查评估, 2024-2025,主持, 723.5万

[8] 技术服务项目, 陕西省重点行业与黄河流域新污染物筛查与评估研究, 2023,主持, 169万

[9] 技术服务项目, 张家界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 2022-2025,主持, 132万

[10] 技术服务项目,《西咸新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 2020-2021,主持, 399万


代表性论文:

[1] Li Y Q, Chen H M, Li W, Xi B D, Huang C H*. A novel immobilized bacteria consortium enhanced remediation efficiency of PAHs in soil: Insights into key removal mechanism and main driving factor[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5. 486: 137144.

[2] Wu X X, Tang Z R, Li Y Q, Du Z, Li W, Wang S M, Huang C H*. Biochar promotes removal of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sludge compost: Reshap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5. 392: 126781.

[3] Wang S M, Li W, Xi B D, Cao L J, Huang C H*. Mechanis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in composting system: A review[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4, 955: 177017.

[4] Lin Zhu, Caihong Huang, Lipin Li et al. Innovative insights into organic nitrogen degradation through protein family domains analysis in chicken and pig manure composting using metagenomic sequencing[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4, 406:131048

[5] Yan Y M, Wu W X, Huang C H*, et al. Coupling network of hydrogen sulfide precursors and bacteria in kitchen waste composting[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3, 372: 128655.

[6] Tang Z R, Huang C H*, Li W, et al. Horizontal transfer of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ARGs in sludge compost under sulfamethoxazole stress[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4:139968.

[7] Huang C H, Tang Z R, Xi B D*, et 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risk control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the organic solid waste aerobic composting system: A review[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2021, 15(6): 127.

[8] 吴伟霞,席北斗,黄彩红*,等.有机固废堆肥中产臭及除臭技术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 2021, 34(10):2486-2469.

[9] 夏湘勤,唐朱睿,黄彩红*,等.环丙沙星胁迫猪粪生物转化中抗性基因微生物响应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7): 1711-1720.

[10] 黄彩红,席北斗,唐朱睿,等.南方农产品产地主要环境问题成因与防治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 2018, 20(05): 52-56.


专著

[1] 乡村振兴绿色环境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 2023年.

[2] 中国主要农产品产地污染防治战略研究(农产品产地污染防治卷)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年.

[3] Optimization of Solid Waste Conversion Process and Risk Control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Springer Brief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6年.


发明专利:

[1] 微生物菌RDC-1及其长效修复土壤复合污染的应用, ZL202310108787.2

[2] 微生物菌EDC-1及其原位修复矿区复合污染士壤的应用, ZL202310132421.9

[3] 耐碱微生物菌PDC-1及其原位修复矿区有机污染土壤的应用, ZL202310132355.5

[4] 一种堆肥产品中抗性基因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 ZL202111626751.0

[5] 一种堆肥中胞外DNA的提取方法, ZL202110675224.2

[6] 一种去除堆肥挥发性硫化物的复合式装置, ZL202110148600.2

[7] 提升土壤质量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ZL201910216060.X

[8] 加快土壤有机物污染修复的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ZL201910212082.9

[9] 原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生物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910231857.7

[10] 堆肥产品中植物可利用态重金属的测定及风险评估方法, ZL201910094660.3

标准/技术指南】

[1] 《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T/GIA 004—2020

[2] 《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处理修复技术指南》T/GIA 005—2020

[3]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文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编制导则》(环发[2015]89号)

[4]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文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投资建设与投资指南》(环发[2013]130号)

教学工作


社会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山东科技大学兼职博导,桂林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兼职硕导;科技部“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专家、科技部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环境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专家、深圳市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新污染物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EST、JHM、RCR、CEJ等多个SCI期刊审稿人。


荣誉奖励

[1]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年)

[2] 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

[3]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年)

[4]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8年)

[5]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