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与相互作用模拟”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6    作者:    浏览次数:

第二届“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与相互作用模拟”国际研讨会于2025年10月3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顺利召开。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付永硕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隆德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圣保罗州立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受邀参会。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深入理解并精准模拟陆地生态系统过程、动态及其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于预测未来环境变化与制定科学的生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探讨生态系统模型的前沿进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image.png

图1 合照

会议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上午会议由付永硕教授与唐静博士共同主持,议题涵盖森林动态与碳汇的历史与未来建模、中国生态恢复政策对陆地碳平衡的影响、基于最优性原理的植物呼吸预测、小尺度竞争与大尺度种群结构建模框架、国家政治边界对野火格局的影响、泛热带地区叶片年龄结构制图以及国家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不确定性分析等多个研究方向。来自隆德大学Thomas Pugh、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岳超、清华大学王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生曾晓东、浙江大学蒋明凯、中山大学陈修治、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严艳梓等专家作了精彩报告。

下午会议由Thomas Pugh研究员与Stefan Olin研究员主持,研讨主题进一步拓展至生态系统物候学、生态水文耦合模拟、北半球雪水资源悖论、基于Transformer的物候预测模型以及植物-大气相互作用建模等领域。来自圣保罗州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Bruna de Costa Alberton、贾紫桐、缪驰远、吴敏超、唐静等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多学科方法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系统模拟中的创新应用。

在最后的全体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模型关键局限性与未来发展规划及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人工智能在生态过程模型中的融合”以及“模型通用性与复杂性的平衡”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参会师生积极互动,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精彩纷呈。

本次研讨会从过程机理到区域效应,以多尺度、多角度的视野探讨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模拟与预测,促进了生态学、水文学、气候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会议的成功举办,深化了对生态系统过程及其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科学理解,为未来模型的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png

图2 付永硕教授主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各位学者作报告